各位代表:
现在,我代表市人民政府,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,请予审议,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。
一、2022年工作回顾
2022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,是建市30周年。一年来,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多重超预期的困难挑战,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衷心拥护“两个确立”、忠诚践行“两个维护桦咨”,以迎接、宣传、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,在省委、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,在市人大、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,全面落实“疫情要防住、经济要稳住、发展要安全”的要求,忠诚尽职、奋勇争先,保持了争先进位的好势头,滁州的发展变化赢得广泛赞誉,滁州的对外影响实现持续提升。
味臀(一)聚焦争创一流,主要经济指标走在前列。落实季度赛马机制,经济运行连续四个季度全省第一,营商环境连续三个季度全省第一、年度总评全省第一,信访工作年度总评全省第三,实现“满堂红”。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600亿元,增长5.5%;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.5%;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.5%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7亿元,增长10.4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00亿元,增长7%;城镇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1171元、18792元,分别增长5.5%、8%。总量指标上,地区生产总值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稳居全省第三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全省第四;动态指标上,地区生产总值、规上工业增加值、固定资产投资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分别居全省第二、第二、第一、第一、第三。
(二)聚焦“双招双引”,百亿项目县域全覆盖。牢固树立“项目为王”理念,深入实施“双招双引精肪”质量突破年、有效投资攻坚年行动,全力扩大有效投资。招大引强上,坚持产业链招商、基金招商、以商招商、商协会招商并举,疫情期间做到联系、洽谈、跟踪、感情、责任“五个不断”,虎口夺食拼抢项目,争分夺秒建设项目。全市亿元以上项目新签约478个、新开工480个、新竣工310个、新投产320个。天合光能、亿晶光电、旭合光电等8个百亿项目签约落地,尚德、国轩、力神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,弗迪电池、中润光能、九州工业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,在全省率先实现百亿项目县域全覆盖。参加全省集中开工动员项目383个、总投资2561亿元、年度计划投资531亿元,分别居全省第一、第三、第二。招才引智上,实施招才引智“十大举措”升级版,建立八大产业链人才需求目录,组织开展“千企百校·智汇滁州”大学生云招引、揭榜挂帅系列人才活动。新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82个,院士、博士等高层次人才322名、大学生1.6万名。新培育省级以上领军人才数居全省第二,获评全国“最佳引才城市”。
(三)聚焦转型升级,三次产业协同发展。及时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,全力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。一产“两强一增”成效明显。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,新建成高标准农田70万亩、居全省第一,农业“大托管”面积达100万亩,粮食生产实现“十九连丰”。成功举办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业(小岗)大会,全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80家,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元。科技特派员实现行政村全覆盖,成功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。定远获批全国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整县试点。二产“提质扩量增效”成果丰硕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75家,总数达2213家、居全省第二;产值百亿元以上企业新增3家,总数达8家。战新产业产值增长23%。连续两年举办中国光伏行业大会,加快打造“世界光伏之都”,光伏产业产值实现翻番、预计突破800亿元,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超千亿,智能家电等产业实现新发展。2个基地入选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,3家企业通过工信部两化融合贯标3A认证,2家企业入选全国民营企业500强、27家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浦砚“小巨人”企业,分别居全省第一、第三。三产“锻长补短”扎实推进。开展“皖美消费·乐享亭城”专项行动,千方百计促消费。新增限上单位616家、总数达2105家。新增A股上市企业2家,累计达14家、居全省第三。各项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4000亿元。成功承办安徽自驾游大会,全年接待游客2100万人次、旅游收入180亿元,增幅分别居全省第二、第一,江淮分水岭风景道、南谯区分别获评全省首批旅游风景道、全域旅游示范区。
匿忿(四)聚焦改革开放,创新活力加速释放。改革再创新佳绩。新增10项国家级、11项省级改革试点。农村改革试验区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3项“国字号”整市试点扎实推进。全国首笔“宅改贷”金融创新产品、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落地滁州,全省首批林业碳票在滁发放并完成首单交易、在全省率先开展高标准农田质量保险试点工作。“亩均论英雄”改革全域推进,开发区“标准地”出让占比达96%、居全省前列。林长制改革经验在全国作交流发言。综合医改品牌持续擦亮,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联体建设全省领先。开放迈出新步伐。顶山—汊河、浦口—南谯新型功能区一期6平方公里布满企业,二期9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加快建设。捷泰、飞利浦、博晶等项目建成投产。推进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,定远、凤阳、明光与南京共建的3个合作园区启动建设。外贸实绩企业发展到950家,安徽自贸区滁州联动创新区加快建设。保税物流中心(B型)基本建成。5家开发区位列全省前30强、总数全省第二。创新取得新成果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50家,总数突破1000家、稳居全省第三。成立中国光伏材料创新应用研究中心、安徽省半导体与智能传感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中心。新申报7家院士工作站、居全省前列;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、省级19家,省级工业设计中心7家。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超2%。入选中国数字城市、数字经济“双百强”。国家创新型城市获批建设。滁州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。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三年进位,增速居全省第一。
棺昵(五)聚焦融合发展,城乡面貌持续改善。城市建管上,滁城实施重点项目280个,完成投资220亿元。1.9平方公里城市更新示范片区建设全面展开。首条城市高架启动建设,奥体中心投入使用,龙兴路、紫薇路下穿京沪铁路立交、菱溪路上跨世纪大道立交等一批道路建成通车。全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居全省第一。以全国第六、全省第一的成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首次复评,获批国家森林城市。6个县城实施重点城建项目153个。乡村振兴上,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全省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评价为“好”。推进“百亿小岗”示范创建,设立首期10亿元的全国首个村级乡村振兴产业基金;完成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年度建设任务。明光人居环境整治“陆郢模式”获批国家标准化试点。南谯井楠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。基础设施上,沪渝蓉高铁开工,合新高铁、宁淮铁路加快建设,滁宁城际滁州段工程基本完工。滁合高速第二通道开工建设,明巢、来六、宁洛改扩建等加快推进,滁天高速建成通车。明光、天长通用机场开工建设。汊河船闸重建工程主体完工,窑河—高塘湖复航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。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近6000个。要素保障上,统筹划定“三区三线”,全市域开发边界总面积847.5平方公里,其中新增城镇开发边界133.3平方公里。获批各类建设用地8.1万亩,居全省前列;获批发行专项债188.2亿元,居全省第二。成功组建注册资本30亿元的八大产业链母基金,国调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落户滁州。
涡娩(六)聚焦民生福祉,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。深入实施暖民心行动。超额完成10项暖民心行动年度任务,群众满意度测评居全省第一。城区道路畅通工程等十件实事全面完成。面对五十年一遇的特大旱情,及时启动“引江入滁”应急补水、高邮湖高塘湖应急调水,全力以赴抗旱情,多措并举保供水。扎实做好迎峰度夏电力保供,全力保障生产生活有序运行。社会保障更加有力。新增城镇就业11.3万人,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8万人,均超年度目标任务。全民参保计划深入实施,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稳步提升。全省首批退役军人、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在滁颁发。社会事业繁荣发展。以创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为契机,持续加大投入,新建、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0所,新增学位1万多个、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超55%;新建、改扩建中小学14所,新增学位1.7万个。滁州中学新校区建成使用。推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、产教融合,新设立与主导产业相关专业25个,培养技能型人才2万余人。安徽科技学院滁州校区启动建设,滁州学院“申硕更大”10条举措扎实推进。推进长三角优质医疗资源扩容,新建专科联盟7个,新增省级重点学科3个,市一院获评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,市中西医医院获批建设省级中医区域中心,医学影像互联互通在全省率先全覆盖,全市基层卫生标准化建设全部达标。圆满承办第十五届省运会,获得金牌超180枚,从上届全省第五跃居第二。成功承办第八届省残运会、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。举办纪念建市30周年系列活动。7家文化馆获评国家一级馆、居全省第一,明中都遗址入选“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”。生态环境持续优化。中央和省环保督察交办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全面有序推进,全市PM2.5改善幅度居全省第一,为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,20个断面水质符合国家考核要求,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%,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获全省优秀等次。滁城106公里主干网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全面完成。第二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、第三污水处理厂主体完工。皇庆湖等8个河湖创成省级幸福河湖,明湖获国家级幸福河湖建设试点。
暖眼(七)聚焦守住底线,社会大局安全稳定。疫情防控有力有效。坚持以快制快,科学果断处置关联输入疫情,加大公共卫生投入,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,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。全市平战转换及时有力,“差异化精准防控,保证生产生活平稳有序”做法被央视报道。平安建设提质提效。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工作任务,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,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保持全省前列。市消防救援指挥中心建成启用,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初战机制改革现场会在滁召开。开展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,拉网式、地毯式大排查,实现城乡全覆盖,清单化、闭环式抓好整改。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在全省率先启用。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,安全生产事故起数、死亡人数、受伤人数、较大事故数同比实现“四个下降”。社会治理更加高效。全面落实“党建+信访”、“清单+闭环”等工作机制,扎实开展信访突出问题“百日攻坚”活动,坚持开门接访、带案下访、阅批来信,实行月调度,进京访、赴省访同比实现“两个下降”,信访总量降幅全省第一,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实现“零进京”。深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,在全省率先建成“多网合一”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。健全军地联席会议制度,倾心倾力为部队解难题、办实事,荣膺全省双拥模范城“九连冠”。建立“府院”“府检”联动工作机制,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。国防动员、人民防空等工作取得新成效,民族宗教、对台、外事侨务、地震、气象、供销社、工会、共青团、妇联、文联、残联、科协等工作再上新台阶,红十字会、慈善、老龄、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得到新加强。
(八)聚焦“一改两为”,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。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升。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、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,全年共办理人大议案3件、建议193件和政协提案384件,满意率均超99%。深入实施“八五”普法规划,“政务服务标准化”获评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,建成全省首家网络普法阵地。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。贯彻省“一改两为”大会精神,落实“十做到”“十严禁”正负面清单,开展“优环境、稳经济”等系列活动,深入联企、深度助企,企业诉求办理情况和市场主体满意度均居全省第一。深化“双对标”行动,出台“150条”优化营商环境举措,“诊千企、优环境、促和谐”活动获评全国工商联系统年度实践创新奖。在全省率先推行365天“不打烊”服务,率先设立涉企服务专窗和“办不成事”反映窗口,率先推进镇村综合窗口改革,率先建成“皖企通”滁州分厅。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100亿元;新增市场主体近9万户,增速居全省前列。作风建设进一步改进。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枚指精神及省市有关规定,力戒“虚、推、拖、胡”,市政府发文、会议、督查检查均同比下降。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,重点领域廉政风险有效防控,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。
窃爷各位代表,奋斗饱含艰辛,成绩来之不易。这些成绩的取得,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,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、亲切关怀的结果,是市委总揽全局、正确领导的结果,是市人大、市政协和社会各界同力同行、鼎力支持的结果,更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、勇争一流的结果。在此,我代表市人民政府,向全市人民,向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,向各民主党派、工商联、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,向中央及省驻滁单位,向人民解放军、武警官兵、公安政法干警、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,向所有关心、支持、参与滁州建设与发展的各位老领导、老同志和各位客商、各界朋友,表示衷心的感谢,并致以崇高的敬意!
掖拾同时,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,主要是:受经济下行影响,实体经济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,外贸波动较大,消费回升还不快,稳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;高能级的科创平台还不多,高层次的人才供给仍然不足;部分园区和产业发展面临空间、能耗等要素制约;民生、环保等领域还有一些短板,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风险隐患还一定程度存在;干部作风建设还需持续加强,等等。我们将直面问题、迎接挑战,在不断破解矛盾问题中赢得主动,实现进步,决不辜负全市人民期待!
二、未来五年目标任务和2035年远景目标
敢凉党的二十大宏观展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,明确了未来5年、到2035年以及本世纪中叶的阶段性目标安排;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提出了未来五年“五个新突破、冲刺七万亿、实现高质量”的目标任务;市委七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了《中共滁州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谱写现代化新滁州建设新篇章的实施意见》。我们要全面学习、全面把握、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按照省、市委全会部署,锚定目标、对标对表,衔接好“十四五”规划,坚持人民至上,坚持自信自立,坚持守正创新,坚持问题导向,坚持系统观念,坚持胸怀天下,用足用好多重国家战略叠加机遇,找准滁州发展的定位和坐标,能快则快、能超则超,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。
浓朋2035年总体目标: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,经济实力、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,多数经济指标总量进入全省前三,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、较2020年增加两倍,在全国全省的位次得到巩固提升,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长三角平均水平,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、信息化、城镇化、农业现代化,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,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5%以上,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,居民人均收入较2020年增加两倍,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,基本建成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。
苞也到本世纪中叶,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,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、现代化城市、现代化农业农村、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、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,基本实现人民共同富裕,建成现代化新滁州。
未来五年主要目标任务:
(一)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跃升。顺利实现“十四五”“5688构毙”目标,2027年经济总量突破6000亿元、5年年均增长7.5%以上,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4万元以上,全员劳动生产率达23.5万元/人以上,主要指标总量和增速保持全省前列,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极。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,经济结构更加优化,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,农业基础更加稳固,工业支撑更加有力,服务业发展更加强劲,2027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9%以上,固定资产投资5年年均增长15%左右,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全省平均水平。
朱浴(二)构建新发展格局展现新作为。高质量供给和有效需求规模不断扩大,形成需求牵引供给、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。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,以滁城为中心的“时钟型”高速路网基本建成。现代流通体系更加完善,产业循环、市场循环、经济社会循环更加顺畅。投资、消费、出口协调发展格局加快形成。
乏奥(三)创新驱动发展迈出新步伐。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省前列,主要创新指标在长三角中心区稳步提升,2027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.8%,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2022年实现翻番,人才强市建设取得更大进展,创成国家创新型城市。
夸吟(四)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突破。顶山—汊河、浦口—南谯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建设取得示范化成果,定远、凤阳、明光与南京市结对共建的3个合作园区取得突破性成果,“双圈互动”更加紧密,整市域与沪苏浙地区对接合作更加深入,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,在全省率先建成一体化发展样板区,在长三角城市群的影响力明显提升。
猫降(五)全面深化改革获得新成果。重点领域改革持续突破,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,市场主体活力充分释放,探索一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改革经验,争当全省推深做实改革的先行者、全国地方改革的样板地。
果必(六)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新改善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,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,完成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幅、单位生产总值碳排放降幅目标,2027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20%左右,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,污染治理取得更大进展,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,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基本形成,力争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、全国绿化模范城市。
夜痊(七)推动共同富裕实现新进步。民生投入持续加大,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,城镇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达到全省平均水平,中等收入群体比例超过42%,收入分配更加公平合理,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,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,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,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,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质显著提升。
赚惜(八)治理效能实现新提升。法治滁州、法治政府、法治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,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。平安滁州建设迈向更高水平,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,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,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,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加有力,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。
贪户站在新的历史方位,滁州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已经绘就。我们要鼓足发展信心,主动识变应变求变,锐意改革开放创新,精彩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滁州答卷。
三、2023年重点工作安排
驻世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,也是实施“十四五”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。我们要全力拼经济,突出抓主抓重,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。
殖兔明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: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认真落实中央、省有关会议和市委七届四次全会部署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,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,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,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,全面深化改革开放,大力提振市场信心,坚持扩大内需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重,坚持招大引强,突出做好稳增长、稳就业、稳物价工作,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,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,走在前列、争创一流,奋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极,加快建设现代化新滁州。
仗缸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: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.5%以上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%以上,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%以上,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%左右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%以上,外贸进出口增长15%以上,外商直接投资增长20%以上,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同步。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:
(一)加力项目招引,奋力扩大有效投资。
招大引强抢项目。重点在招引10亿、30亿、50亿元以上高质量项目上下功夫,全年亿元以上项目新签约、新开工、新竣工分别超400个、500个、300个,新签约项目当年转化率超50%。发挥商协会作用,举办中国光伏产业论坛等系列活动,集聚要素资源,持续招引一批重大项目、头部企业,各县市区、市直两个园区要实现百亿产业项目招引新突破。突出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,培育招引一批专精特新企业,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0家、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10家。
框抽锻造平台提能级。全面提速顶山—汊河、浦口—南谯新型功能区建设,完善启动区一期功能配套,完成二期基础设施建设,启动三期建设,全年新签约、新投产10亿元以上项目各10个以上,新增百亿项目、百亿企业各1个以上。加快天长—六合、明光—盱眙毗邻区建设,力争落地50亿元以上项目各1个。加快定远、凤阳、明光与南京园区合作共建,确保落户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各2个,力争签约30亿元以上项目各1个。推进全椒、琅琊与长三角园区合作共建,力争实现县域全覆盖。滁州经开区要进一步引龙头、强产业、壮体量,全力冲刺全国50强。苏滁高新区要紧盯“高端、品牌、外资”,在重大项目和商业开发上求突破,奋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产城融合示范区。滁州高新区要健全“一区一带多园”管理体制,力争在国家级高新区考核中实现“保100争80”目标。
驮蚂突出重点补短板。紧盯国家扩大内需战略机遇,适度超前布局,谋划实施亿元以上项目超3000个、总投资超2.5万亿元,全年完成投资超2300亿元,力争更多项目挤进国家和省规划(计划)。开工建设滁州站高铁综合枢纽工程,加快建设合新铁路、宁淮铁路、沪渝蓉高铁,确保滁宁城际滁州段试运营。推进凤阳—定远、全椒—禄口、金湖—天长—仪征高速公路前期工作,开工建设明光—盱眙、淮南—滁州—扬州高速公路,加快推进滁合高速、宁洛改扩建等工程,确保明巢高速、来六高速滁州段建成通车。加快天长、明光通用机场建设。加快江巷灌区及滁河、池河防洪治理等重大水利项目前期工作,建成运营汊河船闸,全年完成水利投资60亿元。加快大唐电厂、滁州天然气调峰电厂等项目建设,保障能源供应。推进5G基站、充电桩、屋顶分布式光伏等建设。
(二)壮大实体经济,奋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。
深化“提质扩量增效”做强二产。扩总量,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0家、战新企业30家、亿元企业25家、百亿元企业2家以上。实施优势产业壮大行动,确保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产值超1500亿元,光伏、智能家电、绿色食品产业均突破1000亿元,推动百亿级产业县域全覆盖。提质量,实施企业提质降本行动和中小企业数字化普及工程,培育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家、安徽工业精品4个以上,实施300项重大技术创新项目,开发新产品200个以上。深入推进节能环保“五个一百瓜收”提升行动,新增省级绿色工厂3家、节能环保企业5家以上。推进产业数字化、数字产业化,拓展家电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场景运用,加快建设一批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。新增“登云”企业200家、省级智能工厂2家、数字化车间10个以上,新认定省级大数据企业10家以上,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5%。增效益,推动“亩均论英雄”改革取得更大突破,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和占地5亩以上规下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全覆盖。
距深深化“锻长补短”做活三产。支持发展现代物流、人力资源服务、展览展会等生产性服务业,提升养老托育、文化旅游、家政物业等生活性服务业。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、现代农业深度融合。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业。加大企业上市挂牌力度,新增上市企业5家,培育上市后备企业100家以上;新增贷款超400亿元,实现直接融资超150亿元;市级平台公司投融资规模超200亿元,担保集团担保规模超55亿元。围绕八大产业链,加快推进省级母基金和市级子基金组建,做到“链链有基金”。加速释放消费潜力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,增强消费能力,改善消费条件,创新消费场景。新增限上商贸单位、电商企业各500家。加大环琅琊山旅游区、明湖康养文旅小镇等重点项目推进力度,全年完成投资超100亿元。加大民宿等文旅新业态项目招引力度,确保落地项目20个以上。开展“皖美好味道·百县名小吃”等系列美食评比和推广活动,举办自驾游大会、首届国际马拉松比赛、长三角非遗文化展等,聚力打造长三角休闲旅游目的地。琅琊山创成5A级景区。新增国家级旅游品牌4个、省级旅游品牌10个以上,全年游客人次、旅游总收入均增长20%以上。加快补齐现代物流短板。推动物流降本增效,建成投运中通智慧物流产业园,争取建设邮政智能物流综合中心、顺丰区域分拨中心,加快打造链接长三角和中西部的物流枢纽。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,扎实做好保交楼、保民生、保稳定工作,落实好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“16条”,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解决好新市民、青年人等住房问题,确保商品房销售面积等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。
全力扩外贸引外资。外资大招引,紧盯美欧、日韩、“一带一路”、RCEP惩阶等重点国家和地区,紧盯世界500强、知名跨国公司、隐形冠军等重点企业,组建10支境外招商小分队,组织或参与境外招商活动10场以上,积极参加“徽动全球 万企百团出海”行动,鼓励在滁外资企业追加投资。外贸抢订单,推进滁州联动创新区建设,建成运营保税物流中心(B型),谋划建设滁州综合保税区,大力发展跨境电商,组织企业参加线下境外展、境内国际展和线上线下贸促活动,确保全年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超100家、跨境电商企业超50家、外贸展会订单超50亿元。
(三)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奋力建设和美乡村。
在农业更强上下功夫。加快建设农业强市,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,以“两强一增驳妄”行动为引领,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,把“长牙齿”的耕地保护硬措施落实到位,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,落实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,新建高标准农田40万亩、提质改造22万亩,推进“小田变大田”,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,争创国家级整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;加快实施北大荒集团垦地融合示范区项目,“大托管”面积从100万亩发展到200万亩,确保粮食面积、总产实现“双增”。强化科技装备支撑,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0.5个百分点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1.5个百分点。继续举办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业(小岗)大会,放大优势、强化招引,新增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8个,绿色、有机、地理标志农产品20个以上。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,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0家以上,产值从1040亿元提升至1200亿元;依托龙头企业,聚力打造“一县一业”全产业链,新增示范县1个以上。加快“百亿小岗”示范创建,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,确保产值达30亿元以上,奋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典范。
憨奸在农村更美上出实招。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,特别是要加快防疫、养老、教育、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,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、公共服务便利度、人居环境舒适度。结合江淮分水岭风景道乡村振兴示范创建,建设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34个,提升整治自然村庄326个。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,新改厕1.4万户以上,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95%。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,秸秆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4%、88%。
健碴在农民更富上见实效。继续压紧压实责任,把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的帮扶政策衔接好、措施落到位,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返贫现象。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“三农”工作的中心任务,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。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、能人回乡、农民工返乡、企业家入乡。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,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益,确保5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占比超30%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。
(四)推进科教兴滁,奋力塑造发展新动能。
澎媒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加快建设教育强市。围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、县域高中发展提升,加强师德师风建设,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,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。持续优化教育布局,新建、改扩建中小学、幼儿园39所,新增学位2.9万个。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,完善专业链服务产业链机制,实施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,支持中职与高职学校联合设置专业学院、中专分校,推动职业技术学院、城市职业学院争创本科层次职业院校,争创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。加快安徽科技学院滁州校区建设、支持更名大学,支持滁州学院“申硕更大”。
梯啤建设创新型城市。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,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,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8家、工业设计中心5家以上,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超150家,技术合同交易额总量超220亿元,全社会研发经费增长15%以上,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。深化区域协同创新,推进与杨浦区协同创新合作,挖掘南京高校院所和研发平台资源,主动对接合肥国家综合科学中心、科大硅谷,组建一批创投基金,承接更多先进科技成果在滁落地转化产业化。
灭过打造人才高地。聚焦人才第一资源,制定实施“新时代满天星人才计划”,组织实施招才引智“十大举措”3.0版,开展“星耀滁州”“会客虹桥”系列人才活动,完善“一网一卡一窗口”人才服务体系,努力提升人才竞争力,奋力打造长三角区域性人才强市。全年新引进省级以上领军人才项目30个,院士、博士等高层次人才超300名。
(五)深化重点领域改革,奋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。
烁焙推动更深层次改革。以3项“国字号”整市改革试点为牵引,统筹推进农田水利、耕地保护、垦地合作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、供销合作社等改革,助力乡村全面振兴。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,扎实开展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,全面推行“用地清单制”“标准地”等模式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,推进省级综合医改示范区建设,促进医保、医疗、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。全面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,实施项目20个以上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,建设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。全面完成国家“区块链+民政”创新应用试点工作。实施零基预算改革,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。坚决落实“两个毫不动摇”,整合资源,优化配置,健全制度,完善机制,支持国有企业做精做优做强主业,持续提升经营质量和效益。坚定不移发展壮大民营经济,实施民营龙头企业倍增行动计划。统筹抓好人力资源、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。
持续深化“一改两为孕索”。“再造流程”优化政务环境,“高效配置”优化要素环境,“惠企纾困”优化政策环境。健全完善企业家早餐会等政企沟通渠道,强化企业服务中心市县联动,不断提高问题办结率和企业满意度。推进市县乡村政务服务标准统一、市域通办,推出高频事项“一件事一次办”,加快“皖事通·慧滁州”平台重构、方便群众“掌上办”。一体推进政策、市场、法治等环境建设,力争企业开办、市场监管、知识产权等一批指标达到全国一流水平,“亭满意”营商环境继续走在全省前列,让国企敢干、民企敢闯、外企敢投。
(六)统筹城市建管,奋力提升功能品质。
惫遍优化空间布局。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、人民城市为人民,提高城市规划、建设、治理水平,打造宜居、韧性、智慧城市。完成市、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,统筹推进详细规划、村庄规划、专项规划编制,实施全市国土空间规划“一张图”管理。围绕“一主四副”总体布局,加快推进中心城区人口、产业和功能集聚,全力推动来安、全椒与滁城一体化发展。
建好城镇“面子”。聚焦“一河两湖一山两城葫酌”,开工建设花园路跨京沪铁路高架,加快推进紫薇路高架、将军山路桥、滁州北站货场改造等工程建设,全面建成龙兴路绿廊,全年实施重点城建项目198个,完成投资200亿元。持续推进城市更新,加快1.9平方公里示范片区建设,启动古城片区、天长路商业街片区建设,加快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。推动各县城与滁城联动发展,改造老旧小区139个,完成棚户区改造1.3万套。
暇罚做实城镇“里子”。全面用好“城市大脑”,加快推进智慧城市指挥调度中心和展示体验中心建设,新增智慧应用场景10个以上。推动各县市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。
尿赚加快城市行泄调蓄工程建设、泵站提升改造,强化城市易涝点排查治理。全面推进主城区生活垃圾分类,完成各县市区建筑垃圾末端处置建设工作。围绕高标准、常态化,持续巩固文明创建成果,确保滁州及天长全国文明城市综合测评成绩保持全省全国前列、明光创成全国文明城市。
(七)坚持生态优先,奋力推动绿色发展。
卷邪推进深度“减污”。持续深入打好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保卫战,严格落实十年禁渔,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,推进全国“无废城市”创建。强化大气污染防治,推进PM2.5与臭氧协同治理,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。强化水污染治理,加快工程建设,巩固提升城乡黑臭水体治理成效,确保国考断面、饮用水源水质达标。强化土壤和固体废物污染治理,加快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。强化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闭环管理,确保完成中央和省反馈问题年度整改任务。
落实科学“降碳”。制定实施《滁州市碳达峰实施方案》,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跟肆行动,推动由能耗总量和强度“双控”,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“双控”。推动高耗能行业全流程清洁化、循环化、低碳化改造,新增新能源装机30万千瓦,确保获批省级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城市。持续推进碳汇林建设,培育高效碳汇林10万亩以上,全年林业固碳200万吨以上,争创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市。
实施全域“扩绿”。深挖增绿潜力,加强林业生态保护修复,巩固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。持续开展“四旁四边四创搏恤”、农田林网等国土绿化提升行动,高质量完成营造林45.3万亩,建设国家储备林5万亩,创成省级森林城镇2个、森林村庄24个。推动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建设,实施林业产业提升行动,精准培大育强林业企业,在麻栎、薄壳山核桃、苗木花卉等3个百亿产业上求突破。
(八)顺应群众期待,奋力增进民生福祉。
蔬墩繁荣发展社会事业。落实就业优先战略,强化就业优先政策,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,建设“三公里就业圈”,促进社区居民“家门口”就业,新增城镇就业5万人以上。完善生育政策支持措施,推进“一老一小”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体系建设。扎实推进健康滁州行动,补齐公共卫生服务短板,加强基层防疫能力建设,强化社区医院建设,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,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,争创国家卫生城市。开展爱国卫生运动。办好第九届中国农民歌会。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,实施文化惠民工程,加快数字创意产业链发展,确保文化产业走在全省前列。
维护社会和谐稳定。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,扎实做好防风险、保稳定、护安全工作。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举措,聚焦保健康、防重症,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。深入开展质量提升活动、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行动,强化药品安全监管,守护市民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以“守护平安”系列行动为抓手,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,推进全国禁毒示范市创建,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,全面净化社会治安环境,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滁州。深化安全生产“铸安”行动,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,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,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,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。推深做实“党建+信访”“1+5+N”等工作机制,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、解决在萌芽。
觅听办好民生实事。在深入实施“暖民心”行动的同时,2023年在滁城继续为市民办好十件实事:完成城市生命线安全二期工程;实施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项目;实施第四水厂扩建5万立方米/天,老城区老旧供水管网改造10公里,启动第五水厂建设前期工作;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提升工程;实施小区物业提升项目;改扩建中小学5所,新建幼儿园8所;改造老旧小区6个,建设充电车棚6.3万平方米,新建3个公共停车场;新建老年户外活动场所及公园项目;建设城市公交首末站;实施会峰路渠等改造提升工程。
掐边抓好工作统筹。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,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,做好退役军人服务管理,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“七连冠”。高标准高水平做好对口援藏工作。扎实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。推进国家安全、人民防空、民兵预备役、民族宗教、外事侨务、对台事务、地震、气象等工作,支持工会、共青团、妇联、文联、残联、科协、红十字会等人民团体建设,进一步做好慈善、老龄、关心下一代等工作。
四、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
做好明年工作,建设现代化新滁州,我们要坚定不移衷心拥护“两个确立”、忠诚践行“两个维护”,用行动彰显忠诚、用发展彰显担当、用成效彰显作为,不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。
梁捶(一)旗帜鲜明讲政治,坚决做到对党忠诚。牢固树立大局观,自觉把自身工作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大局中去思考,把自身发展放在全省、长三角、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来谋划,做到既为一域增光、又为全局添彩。大力弘扬改革创新、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,开动脑筋、力戒机械执行,脚踏实地、力戒空喊口号,主动作为、力戒消极应付,确保中央及省、市委决策部署在滁州落地见效。
韭爆(二)坚持不懈强本领,坚决做到依法行政。一体建设法治滁州、法治政府、法治社会,争创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。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、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。着力提升能力本领,讲究策略方法,心中装着人民、肩上扛起责任,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,用干部“辛苦指数”换取群众“幸福指数”。
哎垦(三)坚定不移抓落实,坚决做到实干担当。面对矛盾问题,敢于担当、善于作为,聚力攻坚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、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等;面对风险挑战,挺身而出、积极应对,始终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,既当指挥员、又当战斗员,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,依靠顽强斗争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。
(四)持之以恒改作风,坚决做到清正廉洁。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,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誊乃精神及省市有关规定,做到严于律己、严负其责、严管所辖。切实履行“一岗双责”,一体推进不敢腐、不能腐、不想腐,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。
漓荞各位代表、同志们,蓝图已经绘就,前景无限光明。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,在省委、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,埋头苦干、勇毅前行,走在前列、争创一流,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滁州而团结奋斗!
来源:滁州市人民政府网站